一、專業概述
本專業面向金融服務領域,通過引進國際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教育資源,培養學生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具有較高的英語水平和較強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國際視野和較強創新實踐能力,熟練掌握英語,有較強國際溝通技巧與能力,系統掌握經濟學和金融學基礎理論,能夠進行經濟和金融形勢分析,具備投資、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熟悉金融管理和經濟法律相關知識,適應現代市場經濟與經濟全球化發展需要,具備金融、經濟、投資和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實際技能,能夠在政府機關和金融監管部門,銀行、證券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跨國公司,涉外經濟貿易單位等從事經濟金融管理和實際金融業務的應用型、復合型經濟金融人才。
本專業學制4年,培養模式包括“4+0”、“3+1”兩種。
二、知識構架
本專業綜合國內金融學專業和英國伍斯特大學商學院的培養特色,構建了包括通識教育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和專業實踐課等六大模塊,以金融為主,金融與會計結合的課程體系。
專業課程主要包括管理學、經濟學、金融學、投資學原理及實務、金融市場學、Leadership、公司金融、商業銀行業務與經營、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Analysis、Management Accounting and Finance、International Finance、Entrepreneurship、Financial Accounting、國際投資、證券投資學、資本與外匯市場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軍事技能、勞動實踐、創業創新實踐、Financial professional workshop、金融學專業實踐、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
本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扎實的數理基礎、英語聽說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質、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
三、就業方向與發展前景
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和“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迫切需要大量具有較高外語水平、熟悉國際金融規則,能滿足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為代表的新興技術發展要求,同時擁有較高金融理論研究水平和實踐工作能力的國際化復合型專業人才。學生畢業后主要就業方向包括銀行、保險、證券、基金、信托和互聯網金融等金融領域及各類經濟管理部門,可以在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以及國內外各類金融機構從事相關的業務和管理工作。2023年金融學畢業生就業率為84.69%,國內深造率14.3%,國外深造率48%。若選擇“3+1”模式,在國外取得碩士學位后,學生既可到國外著名高校、研究單位繼續學習深造,也可回國就業,其在語言能力、專業水平及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優勢,更受到政府對外部門,以及外資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的青睞。中外兼容的學習經歷、良好的跨文化溝通能力使得本專業的學生發展前景廣闊。
四、學習本專業的優勢
在現代經濟生活中,金融有一個龐大復雜的體系,由五個要素構成,一是貨幣流通,如家庭、個人、公司的貨幣收支;二是金融機構,如銀行金融機構;三是金融市場,如資本市場、貨幣市場、外匯市場等;四是金融工具,如存款、貸款、商業票據、銀行票據、保單等;五是制度和調控機制。總之,現代社會的金融,無處不在,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本專業學生系統學習經濟學和金融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熟悉國家經濟與金融政策法規,熟練掌握各種金融工具,具備進行經濟金融形勢分析和問題研究、金融實務操作和從事投融資等工作的能力,以及突出的經濟學應用能力和金融創新分析能力。本專業培養能夠讓學生具有以下優勢:熟悉國家有關金融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培養良好的法律觀念和職業道德;熟練掌握英語,系統學習國內外經濟和金融領域的基本理論,重視理論的寬度和厚度,掌握金融學、經濟學、投資學、公司金融及國際金融方面的基本理論與技能;掌握現代經濟學分析方法,能夠運用經濟分析及實證的方法研究并解決金融問題;接受金融、證券、投資等領域方法與技巧的基本訓練,具備經濟數據分析、證券投資、資本運營以及公司運作等方面業務的基本能力;具有在經濟和金融領域內的自我學習能力,能夠通過閱讀最新的研究文獻,掌握學科發展的前沿,具有進一步深造的潛力;熟悉宏觀經濟政策和法規以及相關國際慣例,具有較強的信息處理與人際溝通交往技能,具有一定的實際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經濟學應用能力和金融創新分析能力。
五、學生素質要求
學習金融學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基礎:經濟學和數學。經濟學為金融分析提供了最為基本的思考模式,數學則為金融分析提供了可靠的研究工具。像數學中的概率統計理論為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提供了很好的刻畫工具。
學習金融學需要學生具備如下能力:良好的英語基礎、數學基礎、心理素質,金融行業還需要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金融市場的復雜性、多變性和競爭性決定了身處其中的我們要時刻面臨危機、時刻解決問題。
六、專業優勢與特色
本專業堅持“重德重商,惟實惟新”辦學理念,著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和較強創新實踐能力、適應市場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發展需要的金融人才。
伍斯特大學始建于1946年,是英國伍斯特郡和赫里福德郡唯一的國立高等教育學府,是英國歷史悠久的公立大學。根據2022年英國政府發布的縱向教育成果報告(LEO 2022),伍斯特大學學生在畢業后的三年和五年內,無論是持續就業、繼續深造,或兩者結合的情況下,均在英國高等教育院校(不包括專業機構)中排名第一。這些畢業生對改變世界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伍斯特大學亦是英國領先的教師培訓機構之一,被英國教育部下屬教育標準辦公室(Ofsted)評定為優秀級(最高等級)。學校每年會培養數以百計的護士、助產士、護理人員及其他衛生專業人員。今年,伍斯特大學三縣醫學院迎來了首批醫學專業學生。
在獨立發布的《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中,伍斯特大學在英國優質教育方面連續多年躋身前五。此外,在《泰晤士報》和《星期日泰晤士報》發布的2024年大學指南中,伍斯特大學的法學、社會工作和社會學專業在教學質量方面均位居榜首。
金融系現有專職教師12人,教授3人,副教授3人,講師6人。有博士6人,碩士6人,其中在讀博士1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占50%。有校“菁英計劃”B類人才1人,入選山東省委宣傳部理論研究百人工程1人。有4個專業實驗室。現有金融學本科專業和非全日制金融專業碩士。同時積極與校外相關單位合作,聯合開展CFA等培訓,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發展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