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乍暖還寒,溫熱毒邪開始活動,致病的微生物,病毒等,隨之生長繁殖。在這種情況下,人體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各種微生物的侵襲,感冒、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肺炎、肺結核等常見的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遠遠高于其它季節;春季又是各種傳染病的多發季節。因此,春季一定要重視疾病預防與保健。請同學們注意以下幾點:
—、春天要捂。諺語:“春捂秋凍,不生雜病;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還有梨花雪;吃了端午棕,再把那棉衣送”說的都是春天不要過早的減衣服的意思。
1.有利于調節人體的恒定溫度:因為無論季節如何變化,人的體溫總是在37℃左右,人體保持恒定的溫度,—是要靠人體自身的調節來控制,如中樞調控,皮膚血管的收縮和出汗等;二是靠增減衣服來維持。如果過早的減掉衣服,人體的調控機制又未建立新的平衡,那么人就容易生病。
2.有利于抵御寒邪:人體也同自然界一樣,在春天開始復蘇。原先處于冬眠的皮膚細胞開始活躍起來,毛孔張開,這時當寒風襲來時寒邪能長驅直入人體,人出現各種不適。
3.有利于適應多變的氣候:初春時節,氣候多變,經常有寒流和強冷空氣南下,導致氣溫急劇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導致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疾病。
4.冷空氣到來之前就要增添衣服:許多疾病的發病高峰與冷空氣的南下和降溫持續的時間密切相關。比如:感冒,消化不良等。因此“捂”要順應時變,在有冷空氣到來之前增添衣物。
5.溫差大于8℃莫減衣,面對孩子臉似的春天,你得隨天氣變化加減衣服。如果溫差大于8℃時,減衣可使人體環境出現一定程度的紊亂,引發疾病。
6.15℃可作為捂與不捂的臨界,但還要以氣溫持續7—14天沒有變化時為好。對于體弱多病的同學及女同學月經期間仍然需要春捂。
二、保持居室環境的空氣流通,室內要經常打掃,保持清潔,門窗要經常通風,流通新鮮空氣,并盡量少到人員密集的地方或長時間呆在密封的房間。
三、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古人云: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開展室外活動的大好時光,增加戶外活動,選擇適當適合自己形式多樣的鍛煉活動,可提高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但活動后有汗不要臨風而立,要及時用毛巾擦干。
四、注意個人衛生及生活規律,注意飲食衛生,勤洗手、勤換衣物、勤曬被褥;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保證充足的睡眠與規律的生活。
五、合理調節飲食。春季時節,可以多吃山藥、春筍、大棗、蜂蜜等一些性味平的食品和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如雞鴨肉蛋奶、豆制品、以及富含維生素C的小白菜、番茄、柿子、柑橘、檸檬,富含維生素的胡蘿卜和卷心菜、花菜、芝麻等。忌吃油膩辛辣的食物。
六、與病人接觸時,注意個人防護,有病及時就診,以免延誤診斷和治療。 |